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健康院”)于2006年3月正式成立,是中科院首个面向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中与地方共建的研究所,它的成立填补了当时华南地区生物【wù】医药领【lǐng】域国立科研机构的空白。广州健康院主要从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化学生物学、感染与免疫、公共健康、科研装备研制等领域的研究,建有细胞谱【pǔ】系与发育研究中心、细胞再生与生物治疗研究中心、感染与【yǔ】免疫研究中心、化学【xué】生物学与药物研究中心、健康研究中心等5个科研单元,建有完善的所级科研条件综合支撑中心,其中公共平台设有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动物中心、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治疗性细胞制【zhì】备研究中心、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等,以及多个特色支撑平台;联合建【jiàn】成了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广州呼【hū】吸疾病研究所共建)、中国科学院再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及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为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的主要建设依托单位和中科院香港创新研究院干细胞创新中心的依托单位。
现有在职职工384名、在读研究生459名。有学科领域带头人50余人,其中90%以上从海外【wài】引进。现有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huá】专家组成员、国家重大【dà】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国家人才计划青【qīng】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30余人,中科院人才计划、中科院特聘研究员、中科院卓越青年科学家以及“南粤百杰”、广东省领军人才、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nián】获得者等40余人。
“十四五”期间,研究院将着力建设细胞谱系大科学设施,发展【zhǎn】多组学分析与鉴定技术和设【shè】备,建设国际细胞谱系研究中心;依托设施,聚焦细胞谱系与细胞命运转化的基础研究,重点解析人类细胞发育谱、疾病谱和衰老谱【pǔ】,发现细胞命运调控的机理,获取命运操控的手段;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从细胞谱系基础研究出发,重点解决肿瘤和传染病的应用【yòng】问题,形成对中晚期肿瘤的细胞与生物治疗、华南高风险传染病源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及小分子调控两大重点应用出口方【fāng】向。
为梦新出发,一起向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德才兼备、有梦想的海外青年人才依托广州健康院申报海外优青项目,共同致力于人民生命健康这一根本性国家战略需求。
一、项目简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2022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海外)。 优秀【xi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hǎi】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cù】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
二、申请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2-04(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12-04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wèi】且业绩特别突【tū】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rén】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12-04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gōng】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8、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cì】国家科技人才计划支持期内只【zhī】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三、招聘领域
包括且不限于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化学生物学与药物【wù】化学、感染与免疫、公共健康、科研装备研【yán】制等相关领域。
四、薪酬福利待遇
1、直聘为研究员,享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福利待遇;
2、提供60万元基础年薪+科技产出绩效奖励;
3、提供400万以上元安家费(含中科院及地方配套经费);
4、提供400-7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含中科院配套经费);
5、认定为博导资格,对【duì】研究生招【zhāo】生给予倾斜支持;鼓励积极招收副研究员/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提供充足的博士后招收指标。
6、提供180平米以上的办公和实验用房,优良的科研环境及实验平台。
7、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入托等。
五、招聘流程
上述岗位长期接受申请。请将个人学术简历、成果等证明材料发送至邮箱chen_he@gibh.ac.cn。
六、联系方式
单位网址:www.gibh.ac.cn
单位地址: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开源大道190号
联系人:陈老师、古老师
电话:020-32015250、32015281
邮箱:chen_he@gibh.ac.cn